深圳王牌亚当射箭俱乐部
福田区八卦二路八卦七街厂房四栋3楼309-311
Tel: 13590330621
Email: adam625200@sohu.com
【按】这是一篇有趣无用的文章,既不能安邦定国,也不能修身齐家,纯粹为了满足恶性膨胀的考据癖而写。我偶然看到这篇文章,转帖在这里供与阅读趣味有交集的猴哥共赏。供学习使用,无商业目的。
【摘要】本文搜集古今中外世界各地持弓射箭各种资料,以古文献与大量文物图象为本,综合分析了唐人《射经》中“汉法”与“胡法”之差异,发现“汉法”与扳指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汉法 胡法 扳指 弓左箭 弓右箭
弓箭,是古代狩猎与战争中的重要武器,笔者已在《“弓左箭”还是“弓右箭”———论古代两种不同的射箭方式》一文中论述了古代两种不同的射箭方式(1),本文再就射箭之手部动作作一考略。
人类在劳动、争斗中习惯以右手为主,左手为辅,一般都是右手力大,张弓搭箭往往是左手持弓,右手执箭。然而,在冷兵器时代,除了“连弩”可以连续发射外,一般的射箭必须有执弓、取箭、拉弦、瞄准、放箭一系列连续动作,而射发对象瞬息万变,在马上更易错失战机。因此,有许多高手皆能左右开弓。能“左右射”者(2),在我国古代相当普遍。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频繁更替,骑射极受重视,成为整个北方社会的时尚。许多骑手都能“双带两鞬,左右驰射”。鞬,即马上盛弓器。在战马两侧各挂一鞬,便于取用,节省了弓从一侧取出换手到另一侧的时间,不失战机。万一有一弓断弦,也不必下马换弦。南北朝民歌《李波小妹歌》中有“左射右射必叠双”之句,歌颂了一位神箭女将“左右驰射”的英姿。可见这一绝技的普及程度,在女子中也高手辈出,大有人才。
所以,当1942年,成都弓铺老板武树森(也是一名射箭高手,曾多次在射箭比赛中获奖)向考古学家谭旦冏先生叙述从袁举人(按:当为武举)处学得的射箭要诀时(3),不以左、右手的动作来区分,而以“前手”(执弓)、“后手”(控弦)来分别描述。此称谓源出于唐代的《射经》,这是前人极有见地的经验总结,这样,不至于左右混淆,使人明明白白。笔者也沿用此法,以前手、后手之称呼将其动作加以考辨。
综览多种形象资料,再对照历史文献,可发现手部动作也有多种姿式。
【[后手]拇指拉弓法•汉法】
唐人王琚《射经》与宋代兵书《武经总要•教弓法》(即《射经》之辑录)写道:“控弦之法有二术:无名指叠小指(中指)。压大指,头指当弦直立〖竖〗,中国之法也;屈大指,以头指压勾之〖指〗,此北胡之法也(此外皆不入术),胡法力小〖少〗利于马上;汉法力多,利于步用。”[按:录自《武经总要前集》明正德间刊本(4 ),()内字据《说郛三种•八•射经》(5 )补上,〖〗内字即前一字在《说郛》中用的字。[清]《古今图书集成•王琚射经》(6)同《说郛》。]
宋人《钟馗射妖图》中钟馗之右手(图一)(7)其食指(当为前文中“头指”)屈起前二节,正所谓“当弦直立”,食指紧靠着扣在弦上的箭筈。我们可以将手照此图做一做这个动作,会发现手背是朝上的。食指与后三指均未勾弦,由此可知,是大拇指勾了弦。
图一 [宋]《钟馗射妖图》
图二a、b(8)系敦煌346 窟五代射手(图三)(9)之手部特写,(《敦煌手姿》原书误为第345 窟,应为346 窟),其手姿与钟馗略异,四指均未勾弦,此射手髡发,是为胡人,然其手背向上,大指勾弦,当为“汉法”。
图二c,系敦煌98 窟五代射手之姿,同例。
图二 敦煌346窟(a、b)与98窟(c)壁画五代射手手姿
图三 敦煌346窟壁画五代射手
图四清《乾隆(弘历)射猎图》(10)中之乾隆帝,后手姿式与上例基本相同。王子林先生认为:这是“用拇指拉弓法张弓”,此法“劲力最大,可拉开八力以上的弓(一力等于10 斤)”(11)。既然此法“劲力最大”,就与《射经》、《教弓法》中所指之“汉法力大”相附。以上几例都用了“拇指拉弓法”。由此可见,《射经》与《教弓法》中所谓“压大指”应解释为“大指(即拇指)勾弦,用力向后‘压’住弦”,因为弓的弹力相当大,只有用手指勾压住弦,方能图一[宋]《钟馗射妖图》稳定瞄准。
图四 [清]《乾隆射猎图》
1935年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国术射箭表演,从一位女射手的照片(图五(12))上可以看出,用的也是拇指拉弓法,但其食指(头指)是前伸的,这一种“当弦直立(竖)”的姿式似乎与《射经》所言更为相符,其“直立”也可以解释为“与弦交叉而立”。
图五 1935年上海女射手照片
《射经》又言:“汉法……然其持指妙在头指间,世人皆以其指末龊弦,则致箭曲又伤羽,但今指面随弦直竖,即脆而易中,其致远乃过常数十步,古人以为神而秘之。”这位女射手的头指指尖翘起,不触弓弦,可谓标准动作。其射法干脆利落,正附合当今俗语中所谓的一个“爽”字。这样,竟能多射远数十步,古人甚至将此动作细节(不触弦),作为“秘法”,轻易不以示人。
国术表演在20 世纪30 年代的运动会上常作为最后一个项目。女射手身穿旗袍,极富时代特色,这张照片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20 世纪30 年代,一位西藏贵族在节日射箭比赛中以优雅的“兰花手”式翘起小指,拉弓射鸣镝(响箭)。此人射姿独特,简直要使人怀疑他是否像明代名士祝枝山那样,是一个六指畸形者。但细察其照,这只指还是第五指,手背向上证明用的是拇指拉弓法。这姿式可谓独一无二,特立此存照(图六)(13)。
图六 西藏节日射箭比赛照片
【三指、二指拉弓法•胡法】
王子林先生又言:“使用箭,其开弓法很重要,一般有二指、三指拉弓法。”可惜王先生未言明这些话的出处,也没讲明是哪几只手指。但是,我们从一些资料上还是可以辨明这两种开弓法的。
谭旦冏先生《成都弓箭制作调查报告》中记述的是一种“后手如日”的手法,其文曰:“后手(即右手)大指与食指均屈曲共同组成园形,箭后端扣帽子部分(按:四川土话,即箭筈,箭尾部有缺口可扣弦处)即被放在园形中(按:即“日”字中的一横),其余三指拉弦,射时三指放弦,箭扣便藉弦的弹力而离弦,脱去日字……”,这种手法便是“三指拉弓法”了,这里用以勾弦的是后三指。
古亚述国王阿苏班尼达日拉弓似也是同样的手法(图七)(14)。
图七 古亚述国王阿苏班尼达日浮雕
用“弓左箭”射击的西藏察偶僜人也是三指拉弓,用的是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箭夹在食指与中指间(图八)(15)。
图八 西藏僜人射姿
还有一种三指拉弓法,至今还在印度尼西亚的科罗威部落(西伊里安岛)中使用(图九)(16)。科罗威人是居住在高高的树顶上的“有巢氏”,使用石器,处在原始社会阶段,甚至还保留着食人的习俗。其箭为“没羽箭”,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拉弓,箭架在食指上。
图九 印尼科罗威部落射手
现代国际射箭比赛,沿用了三指拉弓法,将箭夹在食指与中指间,再加上无名指一同勾弦(箭改短了,弓弦不像古人那样拉到头的后侧,而是拉到鼻子与嘴唇的中线,这样更便于瞄准)(图十)(17),这种拉弓法在西方影视片中常可看到。图十一即为美国电视剧《舍伍德的罗宾汉》中的罗宾汉以三指勾弦欲射之姿(18)。我国著名的射箭运动员李淑兰在20 世纪60 年代曾17 次打破世界纪录(其中个人11 次,团体6 次),当年她勤学苦练,以至将右手手指的关节都拉长了,被传为美谈。
图十 现代国际射箭比赛射手
图十一 美国电视剧《舍伍德的罗宾汉》剧照
敦煌254 窟北魏壁画降魔变(图十二a)(19)中有一个少见的指法,拉弓的妖魔以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勾弦,箭在中指与无名指中间,此手法看起来有些别扭,似乎箭夹在食指与中指间比较方便些,不知是因其为魔,画一个特别动作,还是画错了?笔者认识的两位少女,都20 多岁了,至今拿筷子还如握物,指法与众不同,很不像样。大人一再劝其改,也改不了。天天如此,照样夹菜吃饭。依此类推,现实中的拉弓动作也许还有此类特殊动作存在,故录此存疑。
二指拉弓法在上述同一幅壁画中也有(图十二b),清人潘锦所绘之《吕布》(图十三)(20)、意大利15世纪油画(图十四)(21) 和德国15 世纪丢勒的版画(图十五)(22) 中均有,都是用食指与中指,箭夹在二指中间。
图十二 敦煌254 窟北魏壁画降魔变
图十三 [清]潘锦《吕布》之手姿
图十四 意大利油画《圣西巴斯坚》局部
图十五 [德]丢勒版画《四骑士》局部
【食指?拇指?拇指十扳指】
《射经》与《教弓法》中所指之《北胡之法》仅言“屈大指,以头指(当为食指)压勾之”(后一字《说郛》与《古今图书集成》均作“指”字,以前者先解之)。至于其他手指,是否也勾住弦?没说。以大拇指勾弦,手背必向上;其余手指勾弦,手背必与地面垂直,这是两者手姿明显的区别。元人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中有一弯弓射雕者(图十六)(23),其后手似是以一只食指勾弦的,清人上官周所绘之周德兴像,其后手动作也是如此(图十七)(24)。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胡法”了。
图十六 [元]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局部
图十七 [清]上官周《周德兴像》
“胡人”在古代是个通称,“北胡之法”是指何种民族?《射经》为唐人王琚所写(《说郛》错题为“宋•王琚”,胡道静先生在《事林广记》中华书局影印本前言中有考证,阐明其误(25))。在唐代,“北胡”应指回纥、东突厥等,突厥既为匈奴之别支,秦汉时匈奴骑射者应与其射式有所一致,元时蒙古人有此射法,或是从匈奴人继承下来的。
周德兴像,从图上看,只有一只食指勾弦,但其箭画在食指之下,此图也许是画错了,或刻工刻错了中指的一笔线条,原稿可能是中指也勾弦的二指拉弓法,此图可存疑;但刘贯道这张画属于元代宫廷绘画,若指法画错,长于此道的蒙古贵族,会命其改正重画。笔者从《故宫文物》82 期封面射手的特写上反复细看,觉得此画可有两种理解:一是为食指单独勾弦,但画得不甚精确,这在中国画中是常有的事,画中箭正在食指上方,因朝天射雕,估计要用大指帮助夹住箭,即前文所论述的“胡法”= 食指勾弦;还有一种理解,这是画的“拇指拉弓法”,因图中中指略挡住一点弦,笔者以手按图作此拉弓状,发现若以食指单独勾弦,后三指要紧握,食指下之弓弦应可见到,而不是被挡住。由于难以确定食指单独勾弦的图像,关于“胡法”是“头指压勾之”或“头指压勾指”这两种说法,孰是孰误?就产生了疑问。看来,“胡法”应以“头指压勾指”这一句为准,其解释则是食指紧夹勾弦之指,“压”字作“夹”字理解,但“勾指”指哪几只?语焉不详。后几个手指可多可少。这样,“胡法”就可能是前面说过的“后手如日”之类的手法,包括二指与三指拉弓法。
所谓“胡法”,主要用以骑射,在快马奔驰之际,将箭飞快射出,若仅用一只食指勾弦,那就只能将箭架在食指之上,《射经》中还有“胡法不使大指过头,亦为妙尔”之言,即大指弯曲,不伸向前,不超过头指(食指),便于勾弦之指放松发射。这样箭在弦上不够稳定(“汉法”拇指扣弓时,有食指在上方可稍有倚靠)。而二指或三指拉弓法则将箭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要稳定得多,而且省力。笔者以为,这二种手法应为“胡法”。
关于“胡法力少”的问题,从外行人看来,以拇指拉弓与食指拉弓相比,自然拇指力大。若以三指拉弓与其相比,恐怕也差不了多少。但我相信王子林先生所言:“拇指开弓法劲力最大,可开八十斤以上弓。”他可能是根据什么记载或访问过前清遗老、射箭行家(自然,要经多年苦练方能开硬弓)。笔者不揣浅薄,在此诚恳讨教,望识者不吝赐教。
再有,步射因距离远,需用较大型硬弓以射远;骑兵可冲到前方,近射也更准确,用的弓较轻巧,便于携带,便于马上引弓(当然,同样大小的弓,弓力也有很大差别)。故有“胡法力少,利马上;汉法力多,利步用”之称。
新疆的锡伯族,原在东北居住,清代奉命将一部分人迁至新疆,锡伯族人心灵手巧,在新疆的一支至今仍保持着从小习射的传统。几乎无论男女,都爱射箭。笔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王林山先生处了解得知,他们射箭还使用“扳指”。扳指如何用法?可观看清宫《威弧获鹿图》(26),图中之乾隆帝刚射出一箭,扳指正套在右手大拇指上(图十八)。扳指,古称韘(音涉),又名搬指、班指,用象牙或其他兽骨做成。《毛传》云:“能射御则佩韘”,射箭时保护手指不受弓弦所伤。北京故宫保存有不少扳指实物。
图十八 [清]《威弧获鹿图》中的乾隆
《诗经•卫风•芄兰》:“童子佩韘。”童子皮肉较为细嫩,习射易被弦伤,佩“扳指" 以护体。“韘”字从韦,韦即熟牛皮,可见扳指是从护指的熟牛皮演变而来的。熟牛皮比生牛皮软,生牛皮坚硬,可作甲护体;熟牛皮软,可卷成筒形以护指。今日西伊里安岛上土著民族的男孩个个手拿弓箭,兴高采烈地追逐着一只球形靶子,在游戏中学会弯弓射箭的本领,正是古代许多民族“童子”经历的再现(图十九)(27)。
图十九 西伊里安岛土著儿童学射
“汉法”习惯用拇指拉弓,这与使用扳指有很大关系。出土之扳指,以殷代为最早,该有3000 多年的历史了。
【[前手]大指承镞握拳架箭拇指抵弓】
《武经总要•教弓法》中有“平其大指使承镞,却其头指使不碍(《说郛•射经》与《古今图书集成•王琚:射经》均误为“得”字)”,《说郛•射经》中又有“前手猛分虎口,着力向下,急捺转腕,以第四、第五指紧钩弓弝,两肩突出,则箭力倍劲(《古今图书集成》亦为“劲”字,《事林广记•步射总法》中作“箭力倍增”(28))”。猛分虎口,大拇指与食指分开张大,以大指架住箭,与“平其大指使承镞”是一致的。伸开食指(头指),不影响箭之飞出。
[清]《古今图书集成》辑有李呈芬《射经》,文中有“凡射,必大指压中指弝弓,此致妙之古法。须以大指上一指节探过中指上一节,大指与中指拉平攒紧,中指屈,要平大指,要微屈二指,靠弓弝平,屈无名指与小指,要十分屈,十分紧”。又言“镞不上指,必无中理;指不知镞,同于无目。此指字,乃是左手中指之末。知镞者,指末自知镞到,不假于目也。必指末知镞,然后为满,必箭箭皆知镞,方可言射。”此处均指前手动作,与《教弓法》亦是一致的。两者都是将食指前伸,大指与中指平握,又特别强调了以前手中指接触到箭镞时,即弓己拉满,可瞄准发射。
谭旦冏《报告》更为详尽,以“前手如月”的口诀称之:“前手(即左手)大指略如月弦,食指弯曲如月弧,组成半园形的空洞,箭即松放在这个空洞里,射时亦经过空洞不受阻碍,其余三指握住弓弝……射时……脱去日字,经过月字而向前疾驰。”
《教弓法》引文中未提到第三指(中指),当为漏刻。可据谭文校正为“第三、第四、第五指紧钩弓弝”,因为仅靠后二指握弓,其力度是不够的。再有,第三指也无所事,我们用手试握一物代弓,便知端的。
敦煌346 窟五代射手的前手(图二a,图三),即是后三指握住弓弝,拇指、食指前伸,箭架在伸出的大拇指上,与上面论述完全符合。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的著作中,将该壁画中前手的握弓之后三指,画成了四指,如《中国古代兵器图集》中的插图,即是因为描绘者不明其理,又不仔细查看原图,竟把箭上方原画中伸出的食指忽略了,想当然地加了一指握弓。对照《中国美术全集》壁画原图(29),便可发现两者的明显区别,这里引用的手姿图,出自敦煌文物研究所的李振甫先生之手,李先生与壁画打了几十年交道,可以在原作面前仔细揣摩,然后画出准确可靠的图稿,虽然作为整理过的《敦煌手姿》,其线条比原作要精细,少了原作的粗犷豪放,但其手指之姿态,与原作完全相符,也符合古籍中记载。
《威弧获鹿图》中乾隆之左手(图十八)也是后三指握弓,前二指分开,箭才离弦,手姿未变,与上例一致。
使用“弓左箭”方式的西藏僜人是张开前手大指与食指,以大拇指顶住弓,将箭架在虎口上,也是以后三指紧握弓弝的(图八)。
同样用“弓左箭”的西藏贵族,以大指顶住弓,则用四指握弓(图六)。
大拇指抵弓的握法,在土耳其古突厥战车浮雕上也可看到(图二十)。此法只能用在“弓左箭”上,“弓右箭”则需有指架箭。
图二十 土耳其古突厥战车浮雕
前手四指与大指如握拳的手法,见之于《钟馗射妖图》(图一)、刘贯道《元世祖出猎图》(图十六),清人上官周所画《周德兴像》(图十七)也是如此。
欧洲的“弓左箭”前手动作有与此相同的(图十四右),也有伸开食指的(图十四左),用“弓右箭”的古亚述国王前手则以后四指握弓,伸出大指以承镞(图七)(30)。美洲印第安人的前手动作与乾隆极相似(图二一、二二)(31)。
图二一 墨西哥印第安人射箭
图二二 危拉马拉印第安人射箭
图十二敦煌二魔前手姿系夸张了的兰花手,非实战手法,不足为训。图二C 敦煌98 窟前手也同例。
丢勒版画(图十五)中箭头在前手中间悬空而立,只能以魔法(画中人是鬼)来解释,现实中不行,因无依托,一射即下垂,但经常有人作画时如此图一样画错,那是完全错误的。
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非洲矮人(俾格米人•图二三)(32) 与印尼西伊里安岛上的牛基纽阿高地人等土著前手都是将弓与一把箭握在一起的,其箭架在弓之左侧(“弓左箭”),前者小弓短箭,已有箭羽(因照片此处不够清晰,只看到中指勾弦,食指是否勾弦不明晰,后手动作不详)。后者还是细竹做的长杆“没羽箭”(图二四)(33),皆无矢箙(长杆箭根本没法装在一人身上),这大概是最原始的手法了。
图二三 刚果矮人射猎
图二四 印尼土著射箭
【前手也有扳指】
有趣的是,我国东北的鄂伦春族,在前手拇指上套了一只扳指以承镞(图二五)(34),扳指一般都套在后手拇指,以护手指,因扳指光滑,也可护弦,避免武士手指被弦擦伤及手汗对弦线的浸蚀。清代从马上取天下,以骑射为重,以不忘武功为训。到后来,拉弓用的扳指竟成了男子手上的一件特殊装饰品,套在拇指上,平时不断地把玩。我们从清代道光皇帝的画像《情殷鑑古图》(图二六)(35)上便可看到这种情况。鄂伦春人的前手使用扳指是早于中原,还是传自中原?这是一个很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可能,前手套扳指,除了护指,与其箭的制作不够挺直,弓的弹力不够大有关,让箭滑过打磨光滑的扳指,减少了摩擦力,也就增加了飞驰的速度。笔者看来,似以鄂伦春式扳指用在前手为先。汉人也可能先套在前手,后来变为后手拇指套扳指拉弓。为何前手又不套了,原因有二:一为二手均套反而不便,二来在于箭杆制作水平提高,挺直光滑,对承镞之前手擦伤力变小了。
图二五 鄂伦春弓手前手套扳指图
图二六 清道光帝像
王琚《射经》将指法仅归纳为两种,所谓“中国之法(汉法)”与“北胡之法(胡法)”,作为“规范化”的手法,又言“此外皆不入术”。而实战并非如此,还是有一些特别的指法。从古以来,弓马娴熟的神箭手,比比皆是,各有其习惯动作,从古人的绘画、雕刻中留下的多种图像,从近现代摄下的照片上比较分析,可见其详。古代还是看重真本事,能开硬弓,命中率高,便是一个好射手,并不看重《射经》中的教条。宋代重要兵书《武经总要》也辑录了王琚《射经》中一部分内容,在《教弓法》之开篇,即有“昔王琚教射二篇又言射之容止,非战陈所急,今掇其切可施于兵家者具于左”之言,而将“此外皆不入术”一句删去,将其余章节中一整套动作当作“花架子”均不收录,便是证明。“胡法”之称,是唐代之言。实际上,胡人也并非只用“胡法”,敦煌五代壁画(图三)中的胡人,即用了“汉法”。清代的乾隆帝,出自以骑射闻名的关外“胡人”,放马射猎时,不用胡法而用汉法。而四川清末之弓铺老板,向袁举人学到的则是三指拉弓的“胡法”。可见法无定规,能射即可。
至于汉人传统射法,是否仅有拇指拉弓法一种,笔者认为也未必。弓箭之发明,脱胎于弹弓,在“弓生于弹”(见《吴越春秋》),又转化为箭之后,从拉弓弦中间夹弹小附件(图二七)(36)改为仅拉弓弦,手姿从大指与其他指合作演变为拇指、二指、三指拉弓法是极附合逻辑再自然不过的事。只是相对“胡法”而言,拇指拉弓法(加上扳指)颇有其民族地域特色,为胡人所无,唐人便称之为“汉法”,以示区别。如此一来,便把其他几种拉弓法归入了“胡法”的范畴。但人们照样在运用,而且代代相传,弓手也可选用适合自己的方式。看成都弓铺老板传授的并不是拇指拉弓的“汉法”就可明白。
图二七 云南傣族的竹弹弓
笔者身处杭州,未能结识精于箭术的国术高手。他日若能相遇,定当虚心求教。本文仅就一些资料比较分析,在此纸上谈兵,谬误难免,望能得到专家、行家的指正。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注释
(1)见《东方博物》第二辑,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年。
(2)[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七》:“岳飞⋯⋯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
(3)谭旦冏:《成都弓箭制作调查报告》,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3 本下,1951 年。
(4)[宋]《武经总要》,中国古代版画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版。
(5)[明]《说郛三种•八•射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版。
(6)[清]《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5 年版。
(7)(台北)《故宫文物》75 期。
(8)李振甫:《敦煌手姿》,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 年。
(9)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5•敦煌壁画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1989 年。
(10)(26)(35)《清代宫廷绘画》,文物出版社,1992 年。
(11)王子林:《不废武还思谏猎,个中我自有权衡》(台北)《故宫文物》164 期。
(12) 秦风编著:《你没有见过的历史照片》,山东画报社,1999 年。
(13) 陈宗烈:《四十年前的西藏生活》,《西藏人文地理》,2005 年。
(14)[美]《文明的摇篮———时代•生活丛书》,时代公司,1979 年(中文版)。
(15)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20 世纪70 年代科教片《西藏江南》资料照片。
(16)操风琴编译:《遗落在时光外的群落》,《女友》杂志,1998 年。
(17)《人民画报》。
(18)《环球银幕画刊》,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年9 月。
(19)《敦煌艺术展》,敦煌研究院办,2001.1—2 月,上海龙华,段文杰,高山临本。
(20)《传统线描人物》,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 年。
(21)黄才郎等:《西洋美术辞典》,台北•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2 年。
(22)[日]《世界の巨匠》,(日)评论社,1975 年。
(23)(台北)《故宫文物》82 期。
(24)[清]上官周:《晚笑堂画传》。
(25)(28)[宋]《事林广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63 年。
(27)[日]《世界の民族一l》,(日)平凡社,1979 年。
(29)(36)成东、钟少异编著:《中国古代兵器图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 年。
(30)周纬:《亚洲古兵器图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
(31)[日]《世界の民族一4》,(日) 平凡社,1979 年。
(32)胡坦编译:《长镜头》,昆仑出版社,1999 年。
(33)[日]《世界の民族—19》,(日)平凡社,1979 年。
(34)宋兆麟:《民族文物概论》,紫禁城出版社,2000 年。
经营许可证:粤B2-20070443. 备案号:粤ICP备10224411号
Copyright © 2010-2024 版权所有
深圳王牌亚当射箭俱乐部